说起来,现在扫码支付、扫码加好友、扫码下载App已经成了日常,但你想过没有,这些随处可见的二维码背后可能藏着不少安全隐患。前两天我还看到一个新闻,有人在地铁站扫了张贴在广告牌上的二维码,结果手机立马中了木马病毒。这真不是危言耸听,二维码虽然方便,但正因为它的“即扫即用”特性,反而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。有时候我们可能太习惯了一扫了事,很少会停下来想一想:这个码是谁放的?它真的安全吗?
二维码的主要安全威胁
最常见的威胁之一就是“中间人攻击”。简单来说,就是在你扫码后数据传输的过程中,有人偷偷截取并篡改信息。比如你扫了个共享单车的二维码准备解锁,结果黑客在中间把你的支付请求改成了转账给陌生账户——这种事情不是没发生过!另一个让人防不胜防的是“网址混淆”,有些假冒二维码的链接地址和正规网站只差一两个字母,比如把“taobao.com”伪装成“taobao.com”,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。
更可怕的是“二维码替换”这种手段。去年就有报道说,某商场的优惠活动二维码被人恶意覆盖,换成了钓鱼网站的链接。想想看,那些贴在公共场所的二维码,谁能保证它们没被动过手脚?还有下载文件时的风险,你以为扫出来的是官方App,实际上可能是个被植入恶意代码的山寨版。
如何安全使用二维码?
首先,养成好习惯很重要。在扫描陌生二维码前,先看看周围环境——这个二维码贴得是否正规?有没有被覆盖的痕迹?如果是下载文件,最好通过官方渠道验证一下哈希值,虽然听起来有点技术性,但现在很多正规网站都会提供这个校验功能。另外,记得确保连接的是HTTPS网站,那个小锁标志真的很重要!
我个人的经验是,遇到需要输入敏感信息的二维码时特别要小心。比如那些要求直接输入银行卡号、密码的,十有八九有问题。正规的支付流程都会跳转到官方支付页面,而不是直接在扫码页面完成。还有啊,定期清理手机缓存也是个好习惯,毕竟有些恶意代码会利用缓存来搞事情。
说到底,二维码只是个工具,安全与否关键还在于使用的人。下次扫码前不妨多留个心眼,毕竟现在的骗术越来越高明,我们也要与时俱进地提高防范意识才行。你说是不是?
说得对,现在扫个码都得提心吊胆的,上次差点中招,以后真得多看两眼再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