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密货币交易所发展历程?

话题来源: 2011年比特币多少一枚,为什么2011年比特币价格开始引起关注?

加密货币交易所从极客玩具发展到如今的主流金融平台,这个转变过程简直像坐了火箭一样。还记得2010年那个用1万枚比特币买披萨的著名交易吗?谁能想到短短十几年后,交易所就能处理每天上百亿美元的交易量。最早的平台Mt.Gox像个简陋的网店界面,而现在像币安这样的交易所已经进化得比很多银行App还要精致。

行业发展最疯狂的时候,2017年ICO热潮中几乎是每周都有新交易所冒出来。有些平台甚至连基本的KYC验证都没有,只要有个网站就能开始运营。不过说实话,这种野蛮生长的状态也带来了不少问题——安全问题频发、监管真空、割韭菜事件层出不穷,让很多普通投资者吃了大亏。

合规化的阵痛期

监管的介入其实是个有意思的转折点。2018年后,像Coinbase这样的交易所开始主动拥抱合规,这在当时还被很多”加密原教旨主义者”嘲笑为”背叛”。但事实证明,合法合规的路线反而让这些平台在熊市中活得更久。日本金融厅对交易所牌照的严格要求,直接导致了Mt.Gox事件后的行业大洗牌。

2020年DeFi热潮又带来了新变化。人们突然发现,原来交易可以不需要中介机构,”交易所”这个概念本身都在被重新定义。Uniswap这样的DEX只用了几行智能合约代码就颠覆了传统交易所的订单簿模式,这放在五年前简直难以想象。

未来会走向何方?

现在业内有个有趣的争论:未来的交易所会是超级App式的综合平台,还是高度垂直的专业服务商?从币安最近的举动来看,他们显然押注在前者,把现货、合约、理财、NFT甚至游戏都塞进一个应用里。但另一方面,像FTX那样的专业衍生品交易所也证明垂直领域同样大有可为。

说实话,这个行业的变化速度常常让我应接不暇。上周还在讨论交易所是否应该上市,这周就已经在聊Web3.0时代的社交交易了。唯一能确定的是,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故事,远未到写结局的时候。

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要谨慎,本站内容不作投资建议!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