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rldcoin如何收集生物数据?

话题来源: WLD 币与 Worldcoin 关系是啥?

说实话,我第一次听说Worldcoin要收集虹膜数据时,心里也打了个问号。这家由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参与创立的加密货币项目,号称要通过扫描全球每个人的虹膜来创建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,从而实现全球普惠的数字货币分发。但虹膜属于生物识别信息中相当敏感的一类,他们到底是怎么收集的?这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技术逻辑和隐私考量?

虹膜扫描仪的工作原理

Worldcoin使用的是一个叫做“Orb”的球形设备来采集虹膜数据。这个看起来像魔法球的东西,其实内置了多光谱摄像头和专用传感器。当用户靠近Orb时,设备会发出不可见的红外光照射眼睛,然后捕捉虹膜的纹理特征。有意思的是,虹膜就像指纹一样,每个人都是独特的——甚至连双胞胎的虹膜模式都不一样。不过比起指纹,虹膜更难伪造,因为它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随机形成的。

采集过程其实挺快的,大概只需要几秒钟。但这里有个关键点:Worldcoin声称他们并不存储原始虹膜图像,而是将其转换成一串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哈希值。这个哈希值就像是给每个人的虹膜生成了一个独特的“数字指纹”,理论上无法反向推导出原始生物特征。但问题来了,这种“不可逆”的转换真的万无一失吗?密码学专家们对此还有争议。

数据收集的隐私隐忧

尽管Worldcoin反复强调他们的隐私保护措施,但全球多个国家的数据监管机构已经发出了质疑。比如在肯尼亚,政府直接暂停了Worldcoin的注册活动,理由就是“对公共安全构成风险”。法国和德国的监管机构也启动了调查,担心这种大规模的生物识别数据收集可能违反欧盟的《通用数据保护条例》(GDPR)。

我采访过几位参与过注册的用户,他们普遍反映虽然整个过程很快,但那种“被扫描”的感觉还是让人不太自在。有个大学生告诉我:“明明说是为了证明‘我是我’,但为什么要用最敏感的生物学特征来证明呢?”这种矛盾感或许正是Worldcoin需要面对的核心挑战——在技术创新和隐私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。

话说回来,Worldcoin的愿景确实很宏大:通过虹膜识别解决数字身份的唯一性问题,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UBI(全民基本收入)分发。但目前来看,这个理想与现实之间还有不小的差距。随着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的推进,关于生物数据收集的讨论肯定会越来越热烈。不知道屏幕前的你,会愿意用自己的虹膜去换取代币吗?

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要谨慎,本站内容不作投资建议!

8 条评论

  • 猫咪小咪
    猫咪小咪 游客

    虹膜扫描太吓人了,谁敢让机器看眼睛啊?🤔

    台湾
    回复
  • 死亡吟游诗人
    死亡吟游诗人 游客

    Orb那个球看着科幻,但隐私风险太大,支持肯尼亚叫停

    内蒙古
    回复
  • 烛龙衔日
    烛龙衔日 游客

    哈希值真能不可逆?密码学专家都吵翻了,Worldcoin别忽悠人

    山东济南市
    回复
  • 赤焰狂舞
    赤焰狂舞 游客

    Sam Altman搞这出,UBI理想美好但现实骨感,我先观望

    广东广州市
    回复
  • 山河旅人
    山河旅人 游客

    注册时被扫虹膜,浑身发毛,感觉像被监控了

    江西南昌市
    回复
  • 冬雷震震
    冬雷震震 游客

    补充下:欧盟GDPR罚款超狠,Worldcoin在欧洲怕是要栽跟头

    北京海淀区
    回复
  • 黑猫警长
    黑猫警长 游客

    恶搞:下次该收DNA做代币?干脆直接抽血吧,笑死

    北京
    回复
  • 软软奶糕
    软软奶糕 游客

    吃瓜群众坐等看Worldcoin怎么平衡技术与隐私,别又翻车

    上海
    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