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说Web3项目的难点在哪,我觉得归根结底还是那个老问题:”这东西到底能干嘛?”就像图片里那位抱头苦恼的老兄一样,Web3这个概念听着高大上,但真要说出几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应用场景,大多数人可能都得愣一下。
数字身份认证:Web3最有潜力的突破点
最近我注意到一个挺有意思的趋势:越来越多的Web3项目开始在数字身份认证领域发力。举个例子,像BrightID这样的项目,已经能让用户在不透露个人信息的情况下证明”我是个真实的人”,而不是机器人马甲。这在传统互联网简直是天方夜谭,但在Web3世界,因为有了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,反而成了可能。
特别是一些需要实名认证但又担心隐私泄漏的场景,比如在线教育报名、求职平台验证,Web3的数字身份解决方案就显得特别靠谱。你知道吗?根据Deloitte的报告,2022年全球身份认证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30亿美元,这块蛋糕Web3要是能吃下一小块,都不得了。
创作者经济的2.0版本
另一个让我比较兴奋的是Web3对创作者经济的改造。以前自媒体作者要变现,基本都得看平台脸色,YouTube动不动就demonetize(取消货币化),微信公众号说封就封。但现在有了Mirror这样的写作平台,作者可以直接把内容上链,通过NFT实现作品确权,粉丝打赏也不用再被中间商赚差价。
虽然现在这套玩法还不够成熟——说真的,NFT阅读体验确实不如传统App流畅——但光是想想到未来创作者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内容和经济命脉,就让人觉得这事值得探索。有个数据很有意思:2021年全球创作者经济规模达到1040亿美元,而Web3在其中占比还不到10%,这个增长空间想想都吓人。
说到底,Web3项目要找应用场景,关键还是要解决那些传统互联网搞不定的痛点。就像我们现在用电子支付觉得很方便,但十年前谁能想到扫码付款会成为常态?或许再过五年回头看,今天的困惑也会显得很可爱吧。
Web3搞数字身份确实有戏,现在注册啥都要实名,隐私太容易泄露了 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