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Web3防骗这事儿,还真有不少血泪教训。我一个朋友前段时间就被所谓的”限量NFT空投”骗走了几千块钱,那骗子做得可专业了,官网、白皮书、社区一应俱全,连审计报告都伪造得有模有样。这让我意识到,Web3时代的骗局早就升级换代了,不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穿的钓鱼邮件,而是披着专业外衣的高级骗术。说真的,在去中心化的世界里,被骗了连个报案的地方都难找,这不比传统金融更让人提心吊胆?
那些年我们踩过的Web3骗局
最近Chainalysis发布的报告显示,2022年加密货币诈骗案件造成的损失高达39亿美元,这个数字简直触目惊心。最常见的手法包括但不限于:仿冒交易所官网、虚假空投活动、伪造DeFi协议、网红代言的庞氏骗局…特别要警惕那些承诺”稳赚不赔”的项目,Web3里哪有这种好事?我记得有个叫Frosties的NFT项目,创始人卷走130万美元后跑路,最后虽然被抓了,但投资者损失早就无法挽回。
防骗其实没那么难
说来你可能不信,80%的Web3骗局都能用最原始的方法识破 – 就是放慢节奏。骗子最喜欢的就是制造FOMO(害怕错过)情绪,我看到太多人在”最后3小时”、”限量100份”的催促下匆忙打款。这里分享个实用技巧:遇到心动项目先睡一觉,第二天如果还是觉得靠谱再说。另外一定要查清楚项目方的身份信息,正规团队都会公开核心成员LinkedIn,如果你发现CTO的资料里写着”区块链专家”却找不到任何技术背景,那就呵呵了。
钱包安全则是另一个重灾区。MetaMask官方统计,超过60%的资金丢失都是因为助记词保管不当。别笑,我就知道有人把助记词存在手机备忘录里,结果手机一丢,币就没了。最稳妥的还是买个硬件钱包,虽然要花几百块钱,但比起动辄上万的数字资产,这点投入真不算什么。
说到底,Web3给了我们金融自主权,但也意味着要对自己百分百负责。记住一个原则:如果某个机会好得不像是真的,那它大概率就不是真的。在这个没有中心化机构兜底的世界里,多一份谨慎就少一份后悔。
看完文章深有同感,身边就有朋友被NFT骗局坑了,现在想想那些宣传语真是漏洞百出 🤦♂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