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加密货币交易,稳定币就像一个不可或缺的”缓冲带”。最近和一些交易老手聊天,发现大家都在USDT或USDC这些稳定币上达成了某种默契。有意思的是,尽管比特币的价格能在24小时内上蹿下跳10%,但超过70%的交易所现在都把稳定币作为默认计价单位——这种转变可不是没来由的。
举个例子,去年某家头部交易所的数据显示,使用稳定币作为过渡的交易策略,比直接用BTC/ETH进行杠杠交易的爆仓风险降低了将近40%。这背后其实是个简单的道理:在市场剧烈波动时,先把收益锁定在1:1锚定美元的稳定币里,总比眼睁睁看着账面上的比特币缩水来得踏实。
稳定币的三个隐性功能
你可能不知道,除了众所周知的保值功能,稳定币在实际交易中还扮演着几个意想不到的角色。首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”计价标尺”作用——当市场集体恐慌时,所有山寨币都同时暴跌的情况并不少见,这时候用BTC计价反而会造成价值判断失真,而稳定币计价能更客观反映单个币种的真实跌幅。
其次是”税务缓冲器”的妙用。我认识的一位澳大利亚交易员就特别精明,他在每个财政年度结束前,会把所有盈利都转换成稳定币持有。因为当地税法规定,只有兑换回法币时才触发纳税义务——这就相当于给自己争取了额外的税务筹划时间。
最后不得不提的是稳定币在DeFi领域的”润滑剂”功能。去年MakerDAO的数据显示,DAI在借贷协议中的使用量是波动性加密货币的3倍还多。毕竟谁也不想借出ETH后,还款时发现因为币价暴跌,实际还款价值只剩下一半。
选择稳定币的五个实用建议
1. 关注发行方的透明度,像USDT就曾因储备金问题受到质疑
2. 优先选择主流交易所都支持的品种,流动性差的小众稳定币可能暗藏风险
3. 注意不同链上的版本区别,ERC20和TRC20的转账费用能差出20倍
4. 别把所有稳定币都放在一个篮子里,发行方暴雷的案例不是没有
5. 记住稳定币不是绝对”稳定”,2023年USDC就曾因银行危机短暂脱钩
说到底,稳定币就像加密货币世界的瑞士法郎。有位做了8年交易的朋友跟我说过一句大实话:”牛市赚币,熊市赚U”——在市场狂热时保持清醒,可能才是稳定币带给交易者最宝贵的启发。
稳定币确实是交易里的安全垫,每次大跌我都第一时间换成USDT
USDC去年脱钩那次真是吓死人了,再也不把所有钱都放一个稳定币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