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每次在APP上注册新账号时,我都有点忐忑。那些看似简单的个人信息填写,背后可能藏着意想不到的风险。最近看到一则数据让我震惊:2023年上半年,国内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同比增长了47%,平均每天有近万条个人信息在黑市流通。这不禁让人思考,我们的信息到底是怎么被泄露的?
信息收集的隐形陷阱
记得上周注册一个购物APP时,它不仅要我的手机号,还要实名认证和通讯录权限。这种过度收集的情况太常见了!有些APP甚至会偷偷读取你的相册、通话记录,美其名曰”改善用户体验”,实际上却在构建你的个人画像。更可怕的是,这些数据一旦泄露,骗子就能精准地冒充客服、银行工作人员进行诈骗。
我有个朋友就吃过亏。他在某平台注册时提供了身份证照片,结果几个月后接到诈骗电话,对方能准确说出他的身份证号和家庭住址。这种精准的信息泄露,往往就源于我们随意授权的那些”不起眼”的权限。
数据流转的灰色地带
你知道吗?很多APP在用户协议里都藏着这样的条款:”可能与其他合作伙伴共享用户信息”。这种模糊的表述,实际上给了它们转卖数据的空间。去年某知名电商平台就被曝光将用户数据打包卖给第三方,导致大量用户收到精准营销电话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现在很多服务都要求绑定手机号。一旦这个手机号泄露,攻击者就能通过”手机号+验证码”的方式登录你的其他账号。这种”撞库攻击”已经成为个人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。
说到底,保护个人信息真的需要我们多留个心眼。在授权APP权限时,不妨多问自己一句:这个权限真的是必需的吗?遇到过度索权的情况,果断拒绝才是明智之举。毕竟,在这个数字时代,我们的个人信息可能就是最宝贵的资产。
太真实了!每次注册APP都担心信息被卖,现在每天都有上万条泄露 😱
「平均每天近万条」这数据吓人,我们填个手机号都这么危险吗?
上周刚遇到诈骗,对方知道我身份证号,肯定是哪个APP泄露的
支持!绑定手机号太普遍了,撞库攻击防不胜防啊
补充下:有些APP连通讯录都要,美其名曰社交功能,纯属过度收集
吃瓜群众路过,黑市数据流转这么快?难怪天天接到骚扰电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