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加密货币市场的剧烈波动让我不禁思考:数字货币监管到底会往哪个方向发展?各国政策制定者似乎都在摸着石头过河,一边想促进创新,一边又担心金融稳定风险。说实话,这种情况有点像早期的互联网发展,只不过现在涉及的可是真金白银。中国去年全面禁止加密货币交易的决心令人印象深刻,而美国SEC与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拉锯战也还在继续。
看看去年的数据就能发现监管力度在不断加大:2022年全球针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措施同比增长了67%,罚款金额更是暴涨215%。这让我想起FTX交易所倒闭事件后,欧盟迅速通过了《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》(MiCA),建立起全球首个全面的加密资产监管框架。其他国家会跟进吗?还是会走完全不同的道路?
监管的两难抉择
有意思的是,各国的监管态度真是天差地别。萨尔瓦多直接把比特币定为法定货币,瑞士却选择温和的”监管沙盒”模式。这让我很好奇:到底哪种方式更适合数字经济时代的需求?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,过于严格的监管可能会导致创新人才外流,但完全放任又可能重蹈2008年金融危机的覆辙。
我个人觉得,未来的监管可能会走向”针对性监管”的道路。比如对稳定币实行银行级别的监管,而对NFT这类数字藏品则采取相对宽松的态度。日本金融厅去年就开始尝试这种分类监管的做法,效果据说还不错。
说到趋势,不能不提到CBDC(央行数字货币)的影响。目前全球已有114个国家在研究CBDC,中国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已经覆盖26个城市。有分析师认为,各国CBDC的推出可能会倒逼加密货币监管体系的完善,因为总不能对民间的数字货币比对央行发行的还严格吧?
这场监管博弈还远未结束,但有一点可以确定:加密货币再也不可能回到”西部蛮荒”的时代了。也许再过几年回头看,我们现在经历的正是数字货币规范化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。
数字货币监管越来越严是大势所趋啊。
中国这波操作确实果断,点赞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