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DApp和DeFi的区别,很多人都会被这两个看似相似的Web3概念搞得一头雾水。说实话,我第一次接触这两个词的时候也糊涂得很——它们不都是区块链上的应用吗?怎么还分这么清楚?直到有位开发朋友跟我打了个形象的比方:如果把区块链比作iOS系统,DApp就像是App Store里的各种应用,而DeFi则是专门处理金融业务的”银行类App”。这个比喻虽然不是百分百准确,但确实帮我理清了不少思路。
DApp:区块链世界的万能工具箱
DApp(去中心化应用)这个概念其实出现得更早,2015年以太坊白皮书里就已经提出来了。它的定义说简单真的超级简单——就是运行在区块链上的应用程序嘛!但种类之多可能超出你的想象,有做游戏的Axie Infinity,搞社交的Steemit,甚至还有去中心化的微博Minds。有趣的是,这些应用虽然功能各异,但都遵循着几个共同原则:开源代码、使用加密货币、数据存在链上。
去年用过一款DApp叫Audius,是个音乐平台,让我印象深刻。艺术家可以直接把作品上链,粉丝用代币支持,平台抽成极少,整个过程透明得要命。你看,这已经完全跳出金融范畴了,但它确实是个正宗的DApp。
DeFi:金融业的”乐高积木”
DeFi(去中心化金融)就像是DApp大家庭里的”金融专业户”,2019年这个概念才开始火起来。它专门复制传统金融那套玩法——借贷、交易、理财,但把银行、券商这些中间商统统踢出局。最神奇的是,这些服务还能像积木一样任意组合!我用过Compound借出以太坊赚利息,又把赚的利息转到Uniswap做流动性挖矿,整个过程行云流水,完全不用经过任何金融机构。
据DefiLlama统计,目前DeFi总锁仓量已经超过500亿美元,虽然比去年巅峰期缩水不少,但这个数字依然很能说明问题。毕竟,不需要身份证明就能获得金融服务,这对全球17亿没有银行账户的人来说,吸引力实在太大了。
DApp和DeFi的那些爱恨情仇
严格来说,DeFi其实就是DApp的一个子集,但这个”儿子”实在太出息,现在已经自立门户了。它们最核心的区别在于:DeFi必须涉及金融活动,而DApp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应用。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,就像微信既有支付功能又能玩游戏,但如果把支付功能单独拿出来,就成了微信支付。
有趣的是,这两个领域的技术栈也在渐行渐远。普通DApp可能更关注用户体验和扩容方案,而DeFi项目整天在研究闪电贷、AMM算法这些让人头秃的金融模型。前两天看到个笑话:DApp开发者聚会聊NFT和元宇宙,DeFi开发者聚会聊TVL和APY,虽然都在区块链行业,但已经完全聊不到一块去了。
说到底,不管是DApp还是DeFi,都在用技术重构我们对互联网和金融的认知。也许未来某天,这种区分会变得不再重要——就像现在没人会刻意区分”手机App”和”金融App”一样。但在此之前,搞清楚它们的区别确实能帮我们在Web3的世界里少走些弯路。
终于有人把这两块说清了,收藏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