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评估加密货币团队可信度?

话题来源: 为什么ice币这类新项目需要谨慎对待?

说实话,每当看到一个新加密货币项目发布白皮书时,我都会条件反射般地产生疑问:这个团队真的靠谱吗?毕竟在过去几年里,我见过太多”明星项目”最终沦为骗局。评估团队可信度这事儿吧,还真不是看看官网上的几张照片就能下定论的。

首先得看开发者的”透明度”——不是指他们白皮书写得有多详细,而是他们敢不敢公开真实身份和经历。上周刚爆出某匿名团队卷款跑路的事件,受害者至今还在维权。相比之下,像以太坊这类有实名核心开发者的项目,虽然也有争议,但至少你找得到责任人。

有趣的是,有些团队会把LinkedIn经历写得天花乱坠,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漏洞。我就遇到过自称”前谷歌区块链首席工程师”的创始人,结果谷歌根本就没这个职位!建议大家别怕麻烦,一定要去验证核心成员的工作经历是否属实,这可是识别”纸老虎”的关键。

代码实力比营销话术更实在

遇到强调”革命性技术”却迟迟不开源的项目,我的警报器就会狂响。还记得2021年那个声称要用量子计算改造区块链的项目吗?募集了2亿美元后,人们发现他们的GitHub仓库最后一次更新竟然是在募资前三个月!

我现在更看重可验证的开发活动:GitHub提交频率是否规律?社区贡献者有多少?有没有知名审计机构的代码审计报告?说实话,一个默默无闻但持续更新的项目,比天天开发布会的”空气币”靠谱多了。

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个反例:去年某项目在Twitter上晒出与知名审计机构的”合作照片”,结果被网友扒出是PS的。这种低级造假简直是对投资者智商的侮辱…

别被漂亮的路线图忽悠了

每个项目都会画大饼,但真正兑现的没几个。我发现一个实用技巧:对比他们过往的路线图完成情况。如果Q1目标拖到Q4还没实现,那新的三年规划估计也是镜花水月。

最可笑的是某些项目的应对策略——干脆把官网上的旧路线图删掉!幸好互联网有记忆,通过Wayback Machine往往能找到他们当初吹的牛。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,或许我们应该给加密货币团队也建个”信用档案”?

评估团队可信度这事儿,说难也不难。关键是要保持理性,别被FOMO情绪带着走。记住:如果某个项目好得不像真的,那它大概率就不是真的。毕竟在区块链世界,你的钱不会比你的怀疑精神更长寿。

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要谨慎,本站内容不作投资建议!

3 条评论

  • 糖糖糖糖
    糖糖糖糖 游客

    说得太对了,现在太多项目就是画大饼,GitHub半年不更新还天天喊革命性突破 😂

    未知
    回复
  • 月光小夜曲
    月光小夜曲 游客

    匿名团队真要命,投了两个项目都被跑路了,血的教训

    未知
    回复
  • 风铃日记
    风铃日记 游客

    谷歌根本没「前谷歌区块链首席工程师」这职位?细思极恐啊

    未知
    回复